2021-03-28
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招生资质核查工作的通知》(晋教职成函〔2021〕10号)要求,我校对照《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等文件精神对学历教育招生资质进行了全面自查。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 学校基本情况
运城市口腔卫生学校坐落于运城市圣惠南路198号,是1987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医卫类中等职业学校,是全国第一所中等口腔卫生学校,附设一所现代化口腔医院和一所义齿加工中心,是一所集教学、生产、培训为一体的现代职业学校。现开设口腔修复工艺、护理(口腔护理)两个专业。
我校是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的牵头学校;我校举办的口腔修复工艺专业被评为省级骨干示范专业;承担着国家级科研项目,2008年参与完成的“全国中等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被评为“国家先进水平”; 2012年6月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为我校题词“口腔技工的摇篮”。2012年8月我校的办学经验材料在全省中职校长会上进行了书面交流。2012年11月省教育厅批准我校为山西省“十二五”规划职业技术教育专项课题科研单位。2014年3月被省教育厅评估确定为“五星级管理学校”。2014年9月被运城市委、市政府表彰为“职业教育十大品牌学校”。2014年被省住建厅评定为省级“园林单位”。2015年被表彰为市教育局“办学水平先进学校”。2016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主任委员单位。2017年4月被市教育局表彰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8年被山西省教育厅评定为“山西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和首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9年入选山西省口腔修复工艺高水平重点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名单。2020年入选山西省职业教育高水平重点专业(口腔护理)建设项目名单。
建校三十三年,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发扬“拓荒牛”精神,锲而不舍,开拓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从“三个并重、四个加强”教学模式改革到新时代“13341”战略实施,从完成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卫生合作项目到学生深入县、乡、村开展三级牙病普查防治工作,学校始终围绕“以提升学生动手力为抓手,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这一主线,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走出一条新路,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口腔专业医、技、护技能型人才,为基层口腔卫生健康事业做出了贡献。
二、 办学规模情况
截止2020年底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共1182人,22个教学班。学校严格执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学生的在籍、在校情况客观真实,信息上报规范及时。学校全面落实中等职业学生免学费和资助政策,所有在校生全部享受免学费政策,220人享受国家助学金,2人享受国家奖学金。
学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面向社会职业培训等社会服务方面积极作为,发挥作用。一是对在校学生1182人进行基础素质、时事政治、安全自救、“抗击疫情”专题等全员培训,开展了计算机、护理员、口腔修复工等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学校及附属口腔医院承办了口腔医院规培生、临床实习生培养、基层牙病防治人员学术培训。2020年完成全市85名县、乡、村三级牙病防治网点人员《可摘局部义齿设计及临床操作》、《全口义齿设计及临床操作》两个模块的免费规范化培训,有效提升了基层牙防网点的规范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学校与运城护理职业学院联合举办三二分段五年制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招生96人,与阳泉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举办三二分段五年制护理(口腔护理)专业招生96人。不存在与非学历教育机构联合办学情况。
三、 校园校舍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47606.5平方米,生均40.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5406.25平方米,生均21.5平方米。教室、综合楼、男生宿舍楼、女生宿舍楼均达到抗震设防标准,但还有部分楼板房需要改进。有300米环形跑道的田径场,两个篮球场,一个足球场,一个羽毛球场和其他体育设施,完全满足教学和体育活动的需要,符合《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条例》的基本要求。教学、生活设施设备符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安全设施齐全,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实行“三级安全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层层抓落实,确保了校园安全平稳。
四、 教师队伍情况
学校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保障。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2人,师生比为1:19。专任教师本科学历56人,占90.32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名,占3.26%。专任教师高级职称16名,占25.8%;中级职称19人,占30.65%。专业教师38人,占专任教师61.3%。“双师型”教师3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8.3%。根据专业发展需要,2020年学校从行业企业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17名,占专任教师27.4%,其中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5人。
五、 实习实训情况
学校不断夯实校内实训基地,2020年升级改造了固定义齿、活动义齿、全口义齿、口腔数字化等17个专业实训室,建成了口腔护理、健康评估、护理仿真3个实训室和1个集“实训-培训-生产”为一体的口腔数字化生产实训室,配备有国际一流先进设备。2020年学校设施设备总值1372万元,生均设备值达到1.16万元。实训实习工位数750个,生均工位数0.63个;计算机240台,每百生20台,基础设备完善。
学校联合附属医院、精诚义齿加工中心,从服务专业发展出发,将生产任务和学习项目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推进校院企合一办学模式,真正实现了产教融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与此同时,学校在全国范围内经过考察,确定了北京联袂、山西齿科医院、深圳现代、珠海美尔晶等28家综合实力强、规模大、技术领先、管理规范的义齿加工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增强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就业能力,将工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企业可以从中选择优秀的实习生,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达到了校企双赢的目标。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学校确定学生顶岗实习期限为6个月。严格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16〕3号)文件要求,制定了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全程监管学生实习岗位安排、劳动强度、安全及社会责任保险、薪资待遇、交通、食宿条件等各个环节,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及质量。
六、 信息化建设
学校校园网络全覆盖,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拥有计算机实战室2个,直录播教室1个,每个教学班都配备了多媒体,其中有15个教备了智慧互动黑板,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有力的软硬件支撑。
学校持续推进信息化校园建设,建成了系统连通、数据融合共享的一体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为满足教师信息化教学需求,学校积极创建智慧课堂,推进教学资源库建设,2020年完成二维动画28个、三维动画8个、微课10个、精品课视频26个,录制教学资源达到500G等,较好地满足和支持了专业信息化教学需要,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为了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提升学生信息化素养和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学校进行了教职工校内外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组织了校内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积极参加省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
七、 经费保障
我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补助、地方财政专项投入、免学费补助及其它。地方政府严格按照中等职业学校经费拨款制度按时拨款,学校严格按照各项经费管理制度执行,保证了各项支出合法合规。
2020年度办学经费总投入1481.47万元,生均经费1.25万元。免学费资金281.4万元,生均拨款2500元/年,主要用于学校日常运行经费开支及劳务派遣人员工资。
经自查,我校在招生、学籍管理、免学费及学生资助、实习等方面不存在任何违规行为;基础建设、教师队伍、实训实习等主要办学条件达到基本要求,具备中等职业学历教育招生资质。新时代、新要求,学校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把学校打造成为全国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口腔修复工艺和护理人才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