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1
今年以来,运城市将深化省校合作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有机融合,充分运用高校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与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大学等80余所省内外高校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加速融合发展,切实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今天刊发盐湖区有关经验做法今年以来,盐湖区围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将人才智力资源与基层需求相融合,着眼中枢端,强化供给端,紧盯需求端,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基层行”活动,为基层治理添“智”提“质”。
着眼中枢端,将课堂建在“田间”。该区整合省校合作、三晋英才、乡土人才等各类农业人才资源,成立了由畜牧、果业、蔬菜等领域71名专家组成的农业人才专家服务团,围绕梳理汇总的14大类54小项农业人才和技术需求清单,通过群众“叫号”,订单式开展服务。在活动中,坚持以点带面、以面带域,将课堂设在各乡镇(街道)农业示范园,通过示范点技术提升,辐射带领村域种养殖技术整体提高。截止目前,共在13个乡镇开展了近40场人才基层行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强化供给端,将资源搬到“云端”。该区专家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借鉴“网课”模式,按照节气、时令,在疫情期间将果农和瓜农急盼的防霜冻、授粉、打尖、疏果等知识拍成视频,放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极大地方便了果农、瓜农,开春至今,共在“云端”上传了300余场次“远程课堂”,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不仅打破传统学习的时空局限,更有效解决了疫情期间向农民输送农业知识的问题。
紧盯需求端,将问题解决在“指尖”。农业人才基层行活动开展以来,专家与农户互留了联系方式。部分乡土专家通过与农户视频连线,解决农户修剪果树、解决病虫害等种养殖问题。截止目前,各类专家“远程会诊”,先后解决农户各类种植问题760余个。通过微信视频连线,从“面对面”到“键对键”,既能看又能说,不仅专家对问题一目了然,群众更从中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这种“短平快”的人才服务方式也渐渐蔚然成风。